以新闻的名义,回应时代之问:走进新闻传播学学科周

作者:丁超逸、米雪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学院发布时间:2023-11-14

以新闻的名义,回应时代之问。新闻人永远在路上。

11月5日至13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新闻传播学学科周,开展多场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学科成果展览。11月8日,在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当天,学院还推出特别策划,举行“记录中国”实践项目总结会、致敬大师主题展、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

院长论坛:凝聚顶尖智慧,共商教材发展

11月10日,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教材建设院长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高校新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共同主办。作为全国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盛会,论坛将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与推进教材建设两项重要任务紧密结合,将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高校新闻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裘新,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国家教材委办公室副主任陈矛,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专家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致辞。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出席并主持论坛开幕式。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知名新闻传播院校院长和资深专家参与会议,贡献真知灼见,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教材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认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应当回归中国问题现场,回应时代的召唤,从大的理论逻辑层面着眼,重构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结构性、系统性的知识创新,做到知识、价值、规则三维联动。”

学术报告:扎根中国,面向世界

学科周期间,新闻学院举办6场学术报告,邀请海内外学界、业界专家就新技术变革、媒体环境变化与应对、国际视角下的战略传播、中国经济与城市发展等主题进行讲授。

“学新闻的人都知道5W,现在的新闻有哪5W?”11月6日晚,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李泓冰走上蔡冠深报告厅演讲台,为同学们带来学科周的首场讲座。纸媒或近黄昏,新闻仍在路上。李泓冰认为,当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用专业、理性、客观看见的确定性去应对,这就是新闻的意义。选择新闻,就是选择了和历史同行,就是选择了以看见为使命的人生。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漫天飞舞,“灰犀牛”四处狂奔,大众对看见的需求前所未有,新闻的专业精神更加弥足珍贵。“只要这个社会还存在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问,还存在对公共事件的好奇打量,还存在对众说纷纭的求证渴望,新闻就仍在路上,仍将一如既往推动中国向着澄澈光明不懈前行。”李泓冰说。

11月7日,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连续举办两场学术报告。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主讲“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四讲——“上海城市更新及2035城市总体规划”。180多名师生来到现场,线上线下共3800多人次参与。人文财经观察家,《南风窗》《第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秦朔主讲“中国与世界”系列讲座——“你不了解的中国经济:基于实地调研的观察”,超200名师生参与。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讲座具体内容和思考分享了自己的感想。

“城市的生命在于其不断迸发的活力,上海应当作为城市转型的表率。我们这一代人作为青年的新生力量,应当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来。” 新闻学院学生张朗月说。

“讲座中提及的观点和数据,让我从更多元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经济。在讲述城乡发展、脱贫攻坚时讲到的具体案例,让我感受到作为人文财经观察家的踏实严谨和人文关怀,这也是作为新闻学子的我们应当学习的品质。”新闻学院学生何许说。

在新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如何看待新闻传播学科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定位?如何看待AI4S在传媒行业、新闻传播教育的角色和作用?11月10日,悉尼大学校长、教授Mark Scott AO就“新技术变革与未来大学教育”的主题与师生展开交流。他表示,新闻传播学科在社会科学版图中地位日益凸显,研究问题不断深化,应当拥抱科研新范式,踊跃学习和参与开发新工具、新方法,锻炼“AI+创新”能力。未来,新闻传播学科应该成为技术的引领者,而非跟随者,促进知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与中国,对各种复杂性的驾驭尤为重要。11月10日、13日,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媒体学院教授Thomas Gerald Goodnight主讲“世界与中国”全球讲堂第十四期,从传播生态变革、战略传播与公共外交等维度对国际视角下的战略传播进行剖析。两场讲座共百余名师生参与。

学术年会:切问近思,聚焦理论与实践

11月5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新闻传播学篇在新闻学院屠海鸣图书楼召开。本届年会以“切问近思: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下设“智能社会与媒介哲学”“对外交流与国际传播”“社会治理与城市传播”和“数字时代与新闻创新”四个分论坛。

论坛共收到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内外60余所高校学子投稿共计116篇。经专家盲审后,共有12篇论文入围本次学术年会。

成果展览:融合创新,追求卓越

学科周期间,新闻学院举办两场学科成果展览。

学院屠海鸣图书楼三楼,设有“以新闻的名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文献展。展览通过展示与新闻学院相关的各类展品,以常展形式呈现学院九十余年从未中断的发展脉络和珍贵瞬间。

学院综合楼一楼,设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果展。学院自2011年起设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现有新闻与传播、财经新闻、新媒体传播、战略传播、全球媒介与传播国际双学位等五个专业方向。展览体现了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跨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实训、国际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汇报展示。

一直以来,学院为各专业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整合发挥复旦大学多学科的复合优势,实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学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新闻传播学科实践与案例教学,采用新媒体互动技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别策划:庆祝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

今年11月8日,是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当晚,新闻学院举办庆祝记者节系列活动开幕式暨2023年“记录中国”专业实践总结会。澎湃新闻分管领导、带队记者,新闻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指导教师、全体学生成员共同出席,回顾项目经历和作品成果,分享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记录中国”学生成员代表、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越向大家分享他在云南瑞丽的调研经历。他和团队成员沿着滇缅边境线一路探访,见证中缅逐步恢复通关后的待兴之景,感受记者直抵现场的独有力量。“作为新闻学子,我们要以中国故事与公共价值作为不变的复归点,不忘复旦新闻人独有的情怀与韧劲。”王越说。

新闻的课堂从来不只在教室,一直都在广阔的社会天地。“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祖国河山,用心灵感应时代呼声,用文字、图片、视频展现人民生活,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担当,汇聚了一代代复旦新闻学子的共同书写,这也是对整个时代的记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这样评价。

今年是“记录中国”项目走过的第八年。八年来,在新闻学院和澎湃新闻的携手努力下,项目从无到有、从试水到成熟,让一届届新闻学子有机会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记录真实中国,深化专业精神,澎湃家国情怀。学生们行走祖国大地,以专业视角进行观察、思考、记录,相关作品在澎湃新闻等新型主流媒体发布。

记者节当天,纪念舒宗侨教授诞辰110周年主题展在新闻学院办公楼二楼回廊举办。这也是复旦大学“致敬大师”的系列活动之一。“抗战烽烟中的记者,复旦讲台上的名师”,舒宗侨是中国最早的新闻科班出身的记者之一。他拍摄的新闻照片、编著的画史,曾作为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同时,他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界最年长的教授。“我的父亲就是一部‘活’的复旦史、复旦新闻学院史”,提及父亲时,女儿舒似槿这样说。

当天下午,学院还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欢迎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来到新闻学院屠海鸣图书楼一楼“功能实验战区”,走进新闻传播虚拟演播室,体验数字新闻制作与新传播技术的魅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赓续历史最长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也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新闻学院是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重点学科所在单位,同时拥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本次新闻传播学学科周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复旦大学作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成果与特色,整合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复合能力,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并与业界保持高频互动。新闻学院师生将继续坚守初心,践行“好学力行”的院训,主动回应新的时代之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破浪远行。

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