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使命。为更好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复旦大学把2024年作为“教育教学质量年”,着力提升“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举全校之力加快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教务处结合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检查,展示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风采。
、
复旦大学文博专业于1984年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始创,1985年设立本科专业,是国内历史悠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博教学与科研机构。文博系现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学历培养体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方向包括:博物馆学、文物学、考古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新文科”特色优势,是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国家文物局文博专业人才培训基地。2022年底,设立了复旦大学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UNESCO Chair)“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
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复旦大学考古学学科位列全球前100,中国高校排名第二。2017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ECCEQ)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全国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评估中获得A的突出成绩。
文博系秉持“学术为本、创新为体、倡导实践、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考古发现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博物馆展示传播和公共利用相结合,培养既能从事文博考古研究又能从事文化事业和产业经营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一、诲人不倦,积极投身教育教学事业
文博系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激励本系教师发展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共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28.6%教师具有海外学位。自2012年起,共引进11位教授,16位富有学术潜力的青年优秀教师。
教师潜心教学,积极投入教学研究。陆建松教授荣获2022年度“钟扬式好老师”“复旦大学廖凯原最受欢迎教师奖”。郑奕教授《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研究》获得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2020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及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
郑奕:《博物馆与中小学教育结合:制度设计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二、多样教学,课程建设成果斐然
作为全国高校考古文博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文博系致力于培养既能从事考古文博学术研究又能从事考古文博事业经营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专业课程注重以现场教学、实物标本教学、实践和实验教学、师生读书会、课程报告会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通过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等特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学术前沿发展。
文博系现有两门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线下课程)“展览形式设计”(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打虎亭汉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3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展览形式设计”“考古学论”。8门课程获评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涵盖文博专业各教研方向。
2019年,由文博系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和参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博物馆学概论》出版。
2019年,文博系成立“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带动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本科生学术下午茶”作为中心品牌活动,通过开展师生交流、学术分享、校友经验谈、考察调研等活动,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促进教学相长。
“本科生学术下午茶”活动:文博系陈淳教授分享学术经历与治学心得
文博专业于2019年开始施行“2+X”本科培养体系,2020年形成本科“荣誉项目”实施方案,共建有9门荣誉课程。任课教师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案,对修读荣誉课程的同学予以支持与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文献阅读和研讨,拓宽学术视野,加强学术训练,提升学术素养。
动物考古学课程主讲教师董宁宁获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科技考古导论课程主讲老师袁靖教授编著的教材《中国科技考古导论》获首届复旦大学教材建设奖一等奖。
在动物考古实验室开展荣誉课程教学
三、知行合一,丰富课程思政内涵
文博系紧跟时代要求,将“家国情怀、务真求实、知行合一、职业操守”等融入专业教学,从发现、保护、利用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不同视角,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课程通过强化教学实践,让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工匠精神。“文物修复”课程,系统讲授文物保护修复知识,振兴传统技艺,弘扬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工匠精神。“文化遗产导论”课程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开展教研活动,增强学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考古学导论”课程通过介绍中国考古学者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不懈奋斗历程,以及中华文明历史上的重要考古发现,鼓励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传承发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而奋发图强。
文博系目前已有3门课程获评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标杆课程,列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两项。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课程被评为2019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精品改革领航课程、2023年度上海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讲教师吕静教授获评教学名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课程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古陶瓷修复教学
四、学术为本,鼓励学生开展学术训练
以科研促进教学。文博系依托上海高校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博物馆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创新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紧缺艺术人才创新工作室“中国古陶瓷工作室”、复旦大学“一带一路”考古与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国家博物馆复旦大学联合“中国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数字艺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助力本科教学改革建设,实现科研教学的良性互动。
加强实验室建设。文博系现有科技考古实验室(环境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古基因组学、陶瓷考古、高精度CT、古蛋白质谱等8个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有机质文物保护、无机质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实验室(石质文物修复、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发实验室)、博物馆展览虚拟仿真实验室(文博数字艺术中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工作搭建平台,帮助学生从本科阶段开始,结合课程学习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学术训练,具体涉及文物保护与分析、科技考古、文博数字化信息化等。
稳定同位素分析实验室
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支持资助本科生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报告、发表学术论文。教师积极发布开放课题,热心指导学生申报“望道”“?政”等项目。自2020年起,每年举办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本科生学术论坛”,通过学生报告、教师评议、师生讨论交流等形式,提升本科生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联合任重书院打造面向本科生的精品学术训练营——“透骨见史:分子考古训练营”,培养有志于生物考古学的跨学科研究人才。训练营组织跨学科导师组,定期开设基础班、进阶课和前沿课程。目前已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8篇,专利1个,软著3个。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本科生学术论坛”宣传海报
分子考古训练营
五、协同育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作为应用性学科,文博系在坚持文博学术研究为本的基础上,强调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强调产学研一体化,与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良渚遗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多家国内重要文博单位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通过讲授课程、指导实践等方式助力本科生培养。
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的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田野考古实践
六、倡导实践,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博物馆策展是文博系社会实践教学的特色项目。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发挥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复旦大学博物馆完成特展,整个项目涵盖藏品研究、内容策划、展览设计、教育活动和文创产品等全环节。
截至目前,本科生在复旦大学博物馆教学实习完成的展览共9个:
《原来如瓷——复旦大学馆藏瓷器精品展》(2014年)
《烂然星陈——复旦大学馆藏精粹展》(2015年)
《溯源——浙江原始瓷考古成果特展》(2016年)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波兰招贴画展》(2017年)
《德里瓦拉——镜头下的德里与德里人》(2018年)
《一面见君怀——江南明清扇面展》(2019年)
《止水映人间——王纲怀先生捐赠铜镜展》(2021年)
《御街行——考古发现中的南宋临安》(2023年)
《山河之间——银川地区历史文物展》(2024年)。
通过博物馆策展实习,学生将所学的博物馆学、文物考古、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博物馆展览为中心的“全链条”培养模式。经过2018年展览的微电影制作、2019年的展厅建模、2020年展前评估和本科生自我管理体系的建立、虚拟仿真技术学习和运用,到2021年学生们制作“云展览”,学生将博物馆新理念与新方法运用于学习实践的能级显著提升。
依托文博系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以博物馆+为平台,融通理论,联动育人——文博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新探索”荣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社会实践展览中的教育活动项目还获得2023年度上海市博物馆卓越教育项目、2023年上海市美育评价案例征集活动特等奖。
正在复旦大学博物馆展出的,2021级文博专业本科生策展展览《山河之间——银川地区历史文物展》及其文创设计
七、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文博系现开设“文物艺术品保护与修复” “个人基因组检测创业实践”两门创新创意与行业发展课程和1门“行知·劳动教育”课程“人类骨骼考古前沿与实践”。培养有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学生。
2019年组织2017级和2016级本科生组成团队,获得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优秀奖与文物情景剧最佳创意奖。2023年,2020级本科生参加了由文物保护实验室陈刚、俞蕙老师指导的《故纸为新——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科学保护发展公益项目》,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中荣获银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铜奖。
八、国际交流,扩宽学生国际视野
文博系开设面向全校的本科全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中国考古与文化”“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与国际知名文博机构和相关高校的合作机制。与英国剑桥大学、莱斯特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艺术大学、法政大学、爱媛大学、金泽大学,韩国高丽大学,以及国际博物馆协会、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文博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九、毕业方向及学生成就
文博系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类博物馆、文博管理机构、考古研究所、文物艺术品机构、展览设计公司、文化产业和新闻、教育单位等。较多本科生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包括国内升学与出国留学,尤以直升本系研究生居多,其中还包括有志于学术科研道路发展的优秀本科生,通过具有复旦特色的拔尖学生本博贯通培养“卓博计划”直接攻博。
优秀学生代表感言
蒋紫溪 24届毕业生
现于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考古科学专业硕士学位
在大一时我通过任重书院开设的学术训练营项目,加入文少卿老师开设的“透骨见史:分子考古”学术训练营。在训练营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各类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分子考古有了宏观认识,也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文博系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院系。也许是因为这个专业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涵盖了文化遗产、博物馆学、考古学各方向,知识体系十分多维,所以文博系的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科侧重点,也能尽情享受多样交叉的学术氛围。我自己选择了多元发展路径的“生物考古”学程,既满足了我对生物技术的好奇,又让我领略到跨学科研究是如何为考古学带来新视角新方法。
黄婷婷 2017级本科生
现就职于万科,从事城市更新与文化营造工作
初进文博系,最打动我的专业课是周婧景老师的“博物馆展览说明文字研究”课程——“为聚焦一张小小的展品说明牌,用一整个学期的课来钻研”,由此我才意识到,我们平时一晃而过的那些说明文字,是博物馆人不断打磨的结果。一张小小的说明卡片背后是这个学科在公众服务和教育方面的努力,凝聚了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与公众教育的种种考量。
文博学习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可以概括成10个字:“心中有观众、视野有广度”。这可能与我的研究方向“展览阐释与观众研究”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也和我现在从事的策展工作息息相关。策展及观众研究的过程常常为我带来触动,策展或许是在挖掘不同可能性的对话,让跨越时空的故事变得立体鲜活。
徐逸文 2024届毕业生 本系直博(卓博)生
在本科期间,我以修读“科技考古导论”荣誉课程为机遇,参加了王荣老师的科研项目。在课程和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我逐渐熟悉了无机质文物分析技术和相关实验。在王荣老师的指导和历史系吴欣老师的支持下,我以“伊朗Se Tape遗址出土人工珠饰的科技考古研究”为题完成了望道项目,并完成了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这一学术实践不仅为我后续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坚定了我走向学术道路的方向。
文博系是一个包容多样而充满友善的集体,老师们乐于为同学们提供各种科研机会、帮助我们解决难题,教授课程的方向广泛而内容充实。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潘艳老师教授的专业必修课“考古学思想史”,这一课程的学习经历为之后的课程学习和学术探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