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使命。为更好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复旦大学把2024年作为“教育教学质量年”,着力提升“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举全校之力加快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教务处结合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检查,展示学科专业本科教育教学风采。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成立于2018年。作为上海市首家将大气与海洋学科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现设有气象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海洋气象学与物理海洋四个学科方向,逐渐形成了交融发展的学科格局,秉持培养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的尖端人才的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富有复旦特色的大气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大气科学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中国学科评级中,复旦大学大气科学学科继2023年后再次获A+等级。
一、高水平师资,引领一流发展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通过引进相关学科带头人、整合校内现有学术力量,组建了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师团队。系里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复旦特聘教授16人,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级、上海市高层次人才7人;师资团队科研水平高、国际化特色显著。积极鼓励系内高层次人才牵头组建教学团队,参与本科生课程授课、论文指导、科研科创项目、学业导师等各项培养环节;定期组织座谈会、教学沙龙,邀请教学名师分享经验,大力支持教师举办教学研讨会、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推动教师团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2018年4月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成立
二、深化课程思政、加强教材建设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以学校“思政大课”建设为契机,组织院士主讲思政大课、国家级领军人才开设思政小班讨论课,强化思政课程建设。
2019年,由穆穆、张人禾院士领衔的通识选修课“大气科学漫谈”教学团队获评“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特色改革领航团队”;“物理海洋学概述”课程案例成功入选“开学第一课”自然科学优秀案例。2022年,“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高等大气物理学”立项课程入选课程思政项目,另有“大气动力学基础”“大气化学基础”“海洋动力学”“热带气象学”“大气辐射学”等7门课程入选复旦大学本科优质课程。2024年,我系王桂华老师领衔的“台风”团队获复旦大学“钟扬式”科研团队,高艳红老师领衔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学团队获全国气象教学团队。“数值天气预报”课程获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
穆穆院士为本科生授课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鼓励教师参考现有教材和参考书目,积极编写与课程思政相契合的教材、参考资料或讲义。
三、厚植基础、交叉融合:打造特色培养体系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为不同发展路径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有视野、有情怀、有兴趣、有厚度”的大气学科人才,着力体现专业化训练、个性化培养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特色。
夯实数理基础、注重交叉融合。我系注重对学生数理基础的训练,在低年级阶段通过书院制培养和大类基础课程的修读夯实基础。并与其他院系达成合作,让学生能够跨院系修读其他院系的专业课程,如数学学院的“数学分析”、物理系的“大学物理”、化学系的“无机化学”等课程。
拔尖人才培养。我系以学校“AI大课”建设为牵引,建设大气科学AI双学位项目。2024年开设11门荣誉课程,汇聚能力卓越、志存高远的优秀学生,增强学生前沿的学术视野和持久的学术竞争力。实施“卓博计划”,从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的学生,遵循“优生优师优培”的原则,实行“本-博”贯通的个性化优质培养。
推进研讨式教学。我系借助信息技术推动交互式、体验式、混合式教学,推动传统实体课堂向混合课堂(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线上课堂等多元形态转化。例如“大气辐射学”课程,除了视频观看、线下讲解、学生讨论等环节,还设有调研及汇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学环节增设参观散射实验室以及大气观测场,探索多维度的教学方式。
营造通识文化。我系积极开设本科生通识选修课程、连续多年开展“给新生的第一堂通识课”活动,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拓展知识视野,打造“大气海洋”通识文化。穆穆院士还积极参与本科生通识核心课程“宜居地球与人类未来”的教学。
四、推动实验实践,搭建观测平台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构建了体系化、前沿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贯穿本科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在任课教师带领下赴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金山气象局、崇明东滩等地开展实践访学活动。例如“海洋调查与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海洋学科的认识,强化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周文教授开设“专业科研训练I”“专业科研训练II”课程,带领学生参加专题讲座、课外科技实践,引导学生直面最前沿的研究领域。
“海洋调查”课程“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
“雪龙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
为了保障教学实验、实践的进行,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建有复旦大学大气观测站,能开展常规气象要素、大气环境、边界层湍流结构等多要素的同步监测,天气会商室和教学实验室也已建成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以教学实验室为主体,江湾校区大气观测站和环境科学楼智能气象业务平台为辅,上海市气象局台站(徐汇、嘉定、宝山)共享实践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实践活动体系。
此外,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与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共建“长三角大气-环境-生态综合观测基地”,与同济大学等在东海海域共同建设“东海大气海洋探测超级观测站”,与自然资源部东海分局共建“花鸟山东海海洋-大气-生态综合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与福建省气象局共建“平潭台湾海峡海洋气象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人才培养提供大气探测和海洋气象观测保障。
我系建有两个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中国大陆首个“复旦大学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卓越中心(IRDR)”和“MAP-AO 上海办公室”,以及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上海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极端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公众健康多风险互联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上海市海陆气界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一复旦大学海洋气象灾害联合实验室”“碳中和背景下亚太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和公众健康影响风险和治理”“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
此外,我系积极发挥学科优势,探索交叉合作,协同中国气象局、科研院所与香港天文台,开展台风“木兰”三维加密目标观测与同化预报试验。依托IRDR 等平台,发挥大气和海洋学科优势,与校内公共卫生学院、大数据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等积极开展跨学科交流。与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航天宏图集团、航天八院五O九所等深入开展合作,积极探索科学研究向应用技术输出道路,为培养拔尖学生创造条件。
五、开拓合作,培养全球视野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高度重视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本科低年级阶段,通过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授课、增加专业课的英文授课,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高年级阶段,鼓励学生参与暑期国际学校志愿者、境外访学交流计划,组织学生在各类平台(新加坡佳达公司、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台风中心、世界气象组织西北太平洋台风委员会、IRDR、MAP-AQ等国际平台)进行交流、实习,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我系每两年举办一次“大气科学前沿国际会议”,搭建交融式、互促式的实时交流平台,促进全球优秀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注重国际视野培养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复旦大学与世界气象组织(WMO)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共同打造为期10年的气候变化及其风险国际暑期学校旗舰项目,使其成为该领域青年学者学习、交流和创新的卓越平台。2024年,“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为主题的首届气候变化及其风险国际暑期学校成功举办,9名国际知名“大师”学者、20余名教师参与授课,来自14个国家的近百名学员参与暑期学校。
举办大气国际论坛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际论坛和活动
六、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组建辅导员、班主任、书院导师和专业教师的“合力育人”队伍;邀请书院导师进班会、本科生进组会,组织师生午茶会、座谈会,增加交流学习机会。
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年级本科生特点制定分阶段的学业和生涯发展指导方案。一年级以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善用“大思政课”,将“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二年级以巩固专业兴趣、启志学术创新为核心,鼓励学生进入课题组、申请实践项目、培养创新能力;三、四年级以推动学术实践、明晰生涯目标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组织前往用人单位的参观考察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走上服务国家发展的道路。
七、学生培养成效显著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本科生在竞赛、科研实践、创新创业方面屡获佳绩。7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项,2人获得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三等奖,1人获得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二等奖,2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技知识竞赛三等奖。本科生在学术研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2项,校级?政项目3项、望道项目6项,院系级曦源项目13项,其中3个项目被学校评定为优秀项目。另外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
2019级本科生傅正航本科学习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两次获国家奖学金;完成启明星科创计划1项(最佳项目)、望道项目1项(优秀结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icence Advances(封面论文)、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一区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作为千万粉丝气象科普团队“中气爱”的联合创始人、联合主创,他创作优质科普内容,累计阅读量近3亿。曾获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毕业生之星、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书院之星等荣誉,是复旦大学第四十九届学生代表大会常任代表。于2023年直博,继续研究气候变化领域的前沿问题,并坚持气象科普。
优秀学生采访
2019级本科生 傅正航
我自幼对大气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一直以学习大气科学专业为目标。进入复旦后,我顺利成为大气系的第三届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我系统学习了大气科学专业课,修读了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计算机学院的部分专业课,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除课堂学习外,我还多次参加气象业务活动,赴崇明东滩、上海市气象局等进行业务实习,对气象一线业务有了直观认识。我接触到了充足的学术资源,接受了充分的学术训练。我先后完成希德书院“启明星”科创计划、“望道”项目和本科毕业论文,并在此过程中发表了三篇高质量一作论文,这为我培养独立科研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气系全力支持学生探索未知,在三段科研经历中,我可以探索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有充分的空间探索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擅长领域。大气系全力支持学生多元发展,在学业和科研外,我也开展了一些气象科普实践,院系的科研平台、专业支持等为我开展前沿气象科普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大气系让我梦想成真,助力我坚定科研志向,并成为我学习、科研、科普的坚强后盾。
傅正航在优秀学生标兵答辩现场
2020级本科生 白逸飞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是一个综合型、研究型的院系,这里的老师来自国内外的科研一线。他们从本专业学科发展和科技前沿的角度设置课程,不仅教会我们经典的理论,也在引导我们思考实际的大气、海洋科学问题,将理论灵活地运用起来。我认为这更能激发我们的学科兴趣。在数值模拟的课程上,我们运用WRF模式自行模拟2021河南郑州暴雨的过程,修改参数化方案来探究不同气象要素对降水过程的影响;在海洋动力学的课程上,我们计算风应力与海洋环流的数据,对风生大洋环流有了形象的认识。
除了系统、丰富的专业课程,院系和老师们也鼓励大家进行学科实践和科研尝试。在暑期进行海上科考实习:实操CTD温盐深探测仪、进行海洋水色观测;前往上海市气象局、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香港天文台等业务部门参观实习;院系定期举办AOS科学论坛拓宽大家的学术视野……这些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掘自己感兴趣的具体方向,并和该方向的老师请教与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院系的师资力量丰富,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各个方向的老师一对一地交流。我的导师陈长霖老师就会在每周分别与学生讨论,帮助大家明确方向,提高学习、科研效率。
白逸飞(左3手持缆绳者)与同学们进行海洋水色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