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上医教师社会实践走进腾讯,探索AI赋能医学教育科研新路径

作者:曹旖摄影:马楚涵、杨柳、陈思宇、张欣驰等 视频: 来源:医学教工部发布时间:2025-04-18

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于近日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赋能医学教育科研行”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医学院各院系所平台、附属医院及职能部门的40余位教职工走进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探索“AI+医学”在教育、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的创新应用场景,为医学教育现代化与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跨界对话:解码数字技术的多元赋能

活动伊始,复旦上医教师团队走进腾讯展厅,近距离体验前沿科技的创新魅力。通过巨型数字沙盘、短片展示以及深度讲解,教师们系统了解了腾讯在微信生态、云计算服务、自研芯片研发及移动支付等领域的技术突破,特别是其在医疗AI领域的探索——如辅助诊断系统、智能影像分析等。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更为医学教育与科研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工具。

在AI展区,教师们亲身体验了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如裸眼3D通话、智能驾驶模拟等。这些技术的展示,不仅让教师们感受到数字技术的多元赋能,也引发了他们对“AI+医学”深度融合的深度思考: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如何利用AI技术优化科研流程,加速医学突破?

深度交流:共商“AI+医学”融合新场景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腾讯云腾讯教育上海商务总监李凯及资深架构师团队详细介绍了腾讯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布局。基于大模型的个性化学习平台、AI驱动的教学资源生成工具,以及“私域+公域”教育教学知识库的构建逻辑,为医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交流环节中,教师们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了医院公众号科普文库检索效率提升、科研工作者个人知识库智能化创建、基因组数据的AI分析优化,以及国际学术会议实时翻译系统开发等应用设想。腾讯技术团队从算法优化、数据安全、场景适配等角度给出了专业建议。双方一致认为,AI技术在医学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及健康科普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实现“技术赋能教学、数据驱动科研”的发展目标。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了医学教育与科技企业的跨界对话平台,为教师们打开了技术赋能的新视野,更是紧扣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政策导向,在推动 “AI+医学”深度融合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医学教育现代化与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制图:实习编辑:黄柳莹责任编辑:张欣驰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复旦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