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兵:“对等关税”损人害己

作者:沈国兵摄影: 视频: 来源:《解放日报》2025年4月22日 09版 思想周刊/观点发布时间:2025-04-22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明确指出美方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损人害己。

第一,“对等关税”下高额的禁止性关税,使得中美双方货物贸易短期内陷入“休克”。

禁止性关税将导致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数量直接断崖式下降,美国国内会面临许多商品价格普涨态势。白皮书引用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表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在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的情况下,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涨幅将扩大至2.1%,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分别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成为关税的最终买单者。

第二,“对等关税”下中国商品转口贸易绝大部分受堵,相关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放缓。

特朗普政府1.0时期对少数国家额外加征关税,中国一些企业可以采取转口贸易方式。特朗普政府2.0时期发布“对等关税”政策,并对第三方可能的转口开出更高的二次关税威胁。由此,“对等关税”不仅产生直接贸易破坏效应,而且会对第三方产生负面冲击。

第三,“对等关税”短期内可能保护美国部分特定产业,但从长期看将破坏全球产业链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特朗普政府采取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对美国特定产业实施贸易保护。这样做貌似可以为美国一些受进口冲击较大的产业提供发展空间,但事实上扭曲了市场价格,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运行和自由贸易体系,从长远看,对美国弊大于利。

第四,“对等关税”叠加报复性反制加大了美国经济下行风险。

针对“对等关税”,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等都采取了反制措施。同时,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扩大财政赤字和加征关税等政策,会拉高美国通胀率。较高利率水平又将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下行压力。这些都将加剧全球紧张局势,加大美国偿债风险,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

第五,“对等关税”下中美科技投资可能相对“脱钩”,放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

特朗普政府通过美国优先的投资政策来禁止中国企业对美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并限制美国投资者对中国高技术投资等,试图在供应链上“去中国化”。

4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表示,供应链中断这类问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这可能使原本一次性的通胀冲击演变为更持久的压力。

第六,“对等关税”叠加报复性反制使得美国股市动荡,美股市值严重缩水。

4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政策后,仅43日至4日,美国股市市值就蒸发约6.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06万亿元。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42日的17601.05点大跌至410日的16387.31点,美国标普500指数从42日的5670.97点大跌至410日的5268.05点。

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加征“对等关税”是损人害己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美方继续玩弄关税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双方应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从而更好地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复苏。

(作者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制图:实习编辑:潘心诺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